隨著工業與民用建筑業的發展,各種復雜而大型的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工程建筑物的興建,改變了地面原有的狀態,并且對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壓力,這就必然會引起地基及周圍地層的變形。為了保證建(構)筑物的正常使用壽命和建(構)筑物的安全性,并為以后的勘察設計施工提供可靠的資料及相應的沉降參數,建(構)筑物沉降觀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顯。現行規范也規定,高層建筑物、高聳構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連續生產設施基礎、動力設備基礎、滑坡監測等均要進行沉降監測。
特別在高層建筑物施工過程中,應用沉降監測加強過程監控,指導合理的施工工序,預防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不均勻沉降,及時反饋信息,為勘察設計施工部門提供詳盡的一手資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體結構的破壞或產生影響結構使用功能的裂縫,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沉降監測應根據建筑物設置的觀測點與固定(永久性水準點)的測點進行監測,測其沉降程度用數據表達,凡三層以上建筑、構筑物設計要求設置觀測點,人工、土地基(砂基礎)等,均應設置沉陷監測,施工中應按期或按層進度進行監測和記錄直至竣工。
沉降監測資料的整理
沉降監測資料應及時整理和妥善保存,作為該工程技術檔案的一部分。
- 根據水準點測量得出的每個觀測點和其逐次沉降量(沉降觀測成果表)。
- 根據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平面圖繪制的觀測點的位置圖,根據沉降觀測結果繪制的沉降量、地基荷載與延續時間三者的關系曲線圖(要求每一觀測點均應繪制曲線圖)。
- 計算出建筑物和構筑物的平均沉降量、相對彎曲和相對傾斜值。
- 水準點的平面布置圖和構造圖, 測量沉降的全部原始資料。
- 根據上述內容編寫的沉降觀測分析報告(其中應附有工程地質和工程設計的簡要說明)。